这条建在学校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示范基地,打
近日,上海南麟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向上海建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100万元,设立“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金”,用于深化双方产教融合,共同培育集成电路人才。
据悉,基金将分十年捐赠,每年10万,通过奖学金、奖教金、专利奖励、留用人才奖四类奖项,奖励参与校企共建“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培训的师生。通过激励培训实习的优秀学生、优秀指导老师、期间完成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学生、实习结束后在南麟工作的留用人才,更好支持双方产教深度融合。
上海建桥学院和南麟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自2021年1月在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揭牌仪式上签订合作协议,由南麟投资,建桥学院提供场地和配套服务,在学校工程实训中心建设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中试线,作为签约项目“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双方开展毕业设计的联合指导、专业课程的合作共建、横向课题的联合开发、学生实习就业等产教融合工作。此次南麟设立产教融合基金,是双方不断深化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
截止到2021年底,共有20余名企业工程师常驻基地,在生产的同时,参与学校机电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已有3名建桥教师参与南麟的4个横向课题。40余名大一新生在基地开展实践操作,建立对行业的初步认知;47名大四学生在基地完成与企业生产实际和研发课题相关的毕业设计,他们均由1名企业导师和1名校内教师共同指导。由企业导师讲授的《集成电路工艺仿真》《企业管理》两门课程及1门基地相关实践课程也将于下学期开讲。
在企业导师开展学生带教之初,他们发现参与毕设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完善,实际运用能力比较薄弱。“老师,我有点晕”“老师,专业术语看不懂”……企业导师王福宇带教期间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学习反馈,“能把知识变成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实在是太难了。”企业导师李金灿认为“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大学学到的知识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存在很大差距。实际工作中需要将很多课程的专业知识串联在一起。”为此,企业导师通过查漏补缺、案例解析、实践操作,提升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徐心悦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主动学习公司实验室的测试过程;学生白伊君出于对芯片内部结构的好奇,经常向公司项目总监王东峰提出各种有关芯片的问题。”企业导师周马彬发现,经过磨合,他所在的中测部中,带教学生中这类有趣、励志的事越来越多了。
机电学院机电工程系老师梁艳把参与基地完成毕设的学生同往届学生完成毕设的情况作了比较。“学生基本可以在2个半月时间内完成论文的定稿和查重,这是往年毕设工作达不到的效果。原定只安排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25名毕业生进驻基地开展毕业设计,后来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22名学生也主动申请加入。”
机电学院副院长都海良也认可了这种模式。“以前都是专业课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想出一个项目。现在都是来自企业生产实际当中碰到的问题。这些小的项目正好可以让学生尝试做毕业设计,既解决了企业的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好的一种模式。”
“从项目角度来看,学生们思维活跃、创新性强,为完成项目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公司角度来看,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传输企业文化和理念、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企业导师邵万鹏表示。
南麟集成电路董事长刘桂芝表示,双方的合作是一种“互惠共赢”的深度合作,真正实现了“产”与“教”的融合。建桥机制体制灵活,使双方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成为可能。公司也是首次将一线生产线引入高校校内,并派遣驻地工程师在开展生产任务的同时实现教学任务。“目前基地的中测线主要涉及芯片设计、芯片测试,未来南麟集成还将逐步引入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如分装、成品测试、可靠性分析、产品应用方案开发等。作为电源管理芯片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南麟集成电路也拥有其他业内企业所不具备的完备产业链,这将有利于双方更全面培养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的人才。”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探索,校企双方在建立“引企业进校,建专业于企”的深度产教融合模式中,实现了企业技师与专业教师互聘、公司员工与在校学生双元、生产车间与教学场所共享、岗位标准与课程开发衔接、订单任务与实操训练合一、技术要领与指导教材融通、横向项目与毕设课题复用。通过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产业共建,企业经营目标与高校育人目标达成一致,使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要素双向转化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