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周祖成教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两个时代
策划 | Synopsys新思科技
视频合作 | eefocus与非网
作者 | 与非网高扬
本期《芯路》人物
周祖成
清华大学教授
始于1996年的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是中国集成电路教育领域每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最新的一届大赛上,我们仍然能看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的身影,这位怀揣着对中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热情的老人便是清华大学退休教授、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创办者——周祖成教授。
《芯路》系列对周教授进行采访时,恰逢疫情刚刚得到全面控制的时候,因此在谈及中国集成电路教育之前,周教授先分享了他因2020年这场疫情引起的对中国高校教育的反省和思考。在他看来,这场疫情中虽然我国防控得当,让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疫苗的研制这一根本问题上,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暴露了我们在医学、生物相关的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上的不少短板。这些短板看上去是一个社会学、历史学或是自然科学的问题,但根本上反映出的还是教育领域的问题,“我们在人才培养上问题比较大,尤其是尖端人才的培养。”周教授谈及这一话题时,颇有些痛心疾首。
高校教育的根本是
培养出能提出问题的尖端人才
“1000万、100万、10万”,在谈及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时,周教授强调了这三个数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培养了近1000万包括工程和工学硕士在内的工科研究生,以及近100万名博士,但实际上我们培养出的科学家不到10万人。”正如同采访开始提到的医学领域,工科人才问题的根源是一样的,那便是我们在尖端人才培养上做得远远不够。
同时,周教授也提到一个科学体系的建设问题:“什么是科学?就是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再提出一个问题。国内的高等教育只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却忽略学生提出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周教授看来,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在保证国民经济需求的情况下,让一些学术实力较强的高校转型成科学研究型高校。”即不一味追求应用,而重新加强基础研究,回归科学的本源。
本土人才是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基石
在周教授看来,科学引导创新,而创新的基石则是本土培养的人才。回到集成电路领域,过去几十年国内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虽然存在明显断层,但本土人才仍然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6年以后由黄昆、王守武、谢希德等开创的半导体学科曾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培养了最初的一批人才,然而1966年之后,中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遭遇了长达10年的断崖。
可以将1977年视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一个拐点的开始,因为从这一年恢复高考开始,包括清华在内的多所学校开始重建半导体或微电子专业,重新开始为国内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输送人才。“仅以周教授所在的清华大学为例,包括1977届的陈大同、1979届的武平和1983届的趙海军等,培养出一批集成电路产业的积极推动者,1985年则达到一个高峰,包括赵伟国、虞仁荣、舒清明、赵立新、任志军、赵立东、冯晨晖、高峰、刘卫东、吕煌、郁群慧等一批如今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流砥柱的新生都来自这一届。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过去十几年的突飞猛进中,至少半数公司的核心高管与团队成员都毕业自清华大学。周教授称,“半导体是一门科学,而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的一项尖端技术。科学关注发现,技术重在实现!有了77年以后我们逐渐培养起来的第二代产业人才的出色接棒,加之2000年左右一批敏锐、有担当的领导干部的积极推动,如当年上海市经委主任江上舟,给回国在上海张江创业的‘展讯’、‘中芯国际’、‘中微’和‘格科微’的大力支持,才有了今天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一次全面加速,并让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开始在全球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两次合作顺应
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两个时代的开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集成电路的设计创新以及人才培养也离不开EDA工具的支持,“现在不能把EDA简单看成是一个设计工具,而是一个重要的工业软件。”在过往接受的采访中,周教授多次强调。周教授也特别提到清华大学与新思科技(Synopsys)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缘起于1995年,新思科技向清华大学赠送Design Compiler工具并成立高层次电子设计中心,到2019年,双方第二次握手,基于新思科技AI Compiler开展人工智能合作项目,这两次合作都离不开周教授在其中的推动。
上一篇:政策丨集成电路新政解读
下一篇:下一个热点?5只集成电路利润大幅增长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