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芯陷入困局,国产集成电路崛起之机?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汽车之心(微信ID:Auto-Bit),作者|陈念航,编辑|王德芙 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EntityList),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汽车之心(微信ID:Auto-Bit),作者|陈念航,编辑|王德芙
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EntityList),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
一年后,华为等来的不是解除限制,而是制裁升级。
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宣布将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软件来设计和制造半导体芯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包括那些处于美国以外,但被列为美国商务部管制清单中的生产设备,如果有公司要为华为海思代工芯片,也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
在这项禁令真正落地前,华为有120天的缓冲期,对于华为来说,今年9月份将迎来「至暗时刻」。
众所周知,芯片是华为各大业务线各种产品的关键组件,称其为华为的「命门」也不为过。
影响华为各大业务线的关键芯片,包含了智能手机SoC芯片(麒麟系列)、AI芯片(昇腾系列)、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5G通信芯片(巴龙、天罡系列)以及路由器芯片等等。
这些芯片都是由华为旗下的半导体公司海思负责设计和研发的。
美国此次的限制措施,矛头直指海思,进而威胁到华为的各条产品业务线,这里就包括了华为刚成立不久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
在汽车之心此前的文章中,我们对华为智能汽车相关芯片进行了梳理,目前其产品主要有构建MDC智能驾驶平台的AI芯片昇腾以及高性能CPU鲲鹏,还有应用在智能座舱层面的5G通信芯片巴龙5000。
芯片作为未来智能汽车最关键的「增量部件」,昇腾、鲲鹏和巴龙的这3款芯片,很可能成为决定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成败的「胜负手」。
但随着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升级,这些「胜负手」反过来变成了「卡脖子」问题。
1.华为海思还能自行设计芯片吗?
一颗芯片的诞生可谓是在头发丝上建造万丈高楼,包含图纸设计、施工、装修等过程,这些过程分别对应的是芯片的设计、制造以及封装测试。
围绕这些组成部分,已经衍生出了完整的集成电路(IC)产业链。
美方此次矛头对准的华为海思,就是典型的芯片设计厂商,业内称之为Fabless模式,只设计不生产。
芯片制造的代表厂商则是台积电(TSMC)、中芯国际(SMIC)这样的企业,采用的是Foundry模式,只代工不设计。
而针对芯片的封装测试,国内则以长电科技这样的公司为代表。
至于为何要分而治之,是因为芯片生产的产业链很长,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一家企业都要包圆的话,其在资金、人才以及技术方面面临压力将非常大。
美国的德州仪器(TI)是很早崛起的既做芯片设计又有自己的晶圆厂的巨头,其模式被称为IDM(IntegratedDeviceManufacture)。
早年,国内的中芯国际也想从Foundry向IDM模式转型,但是因为当时优秀的芯片设计人才极其短缺,转型的想法最终不了了之。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华为海思自研的与智能汽车业务相关的几款芯片,来看看美方对华为的制裁升级带来了哪些「卡脖子」问题。
strong1)芯片架构/strong
对于芯片设计来说,非常核心的部分就是架构的打造。架构决定着芯片的性能。
华为海思作为一家芯片设计厂商,目前在CPU和GPU方面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架构,需要从ARM购买架构授权和IP核授权。
上面仅仅是3款芯片的案例,ARM架构对于华为海思芯片的设计影响深远。
那既然是有求于人,也必将受制于人。
ARM虽然是英国科技公司,但在很多关键技术上要仰赖于美国。
ARM在2012年通过收购的方式取得了MIPS公司的多数专利,这些专利主要分布在处理器设计、SoC设计以及其他技术领域。
大家知道MIPS在通信和高性能计算领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这是一家美国企业,其研发成果自研归属于美国。另外,ARM的核心CPU架构研发中心放在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
而后ARM在2016年被日本软银收购,迫于美国的淫威,ARM也不得不站到华为的对立面。
最近ARM停止给华为芯片架构技术授权的消息满天飞,ARM中国区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被免职的「罗生门」也闹得沸沸扬扬。
所发生的一切都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未来没有了ARM的技术授权,华为的自研芯片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