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技能控误区真正走向内容王
去年以来,全国各大媒体深化转型改革,力度更为空前,目标更为精准,设计更为完善,当然任务也更艰巨,挑战也更大。
对于媒体融合改革中的媒体从业人员而言,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思维是什么?意识比技能更重要,专业化比全能化更重要。要走出“技能控”误区,真正走向“内容王”。
一、媒体融合改革要做“内容王”,不做“技能控”
媒体融合改革不能迷失于渠道,更不能迷茫于技能。依然要牢记的是,内容优于渠道,意识重于技能。
2019年,是全国各大媒体进入媒体融合改革纵深发展的攻坚之年、提能之年、进阶之年。在过去几年媒体转型“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这一年的纵深改革发展,力度更为空前,目标更为精准,设计更为完善,当然任务也更艰巨,挑战也更大,既有对过往改革中得失的总结,也有路径偏差的修正。
这一年对于媒体融合一线采编人员而言,无论是流程设计还是实际操作都被赋能更多。同样,也被寄望更多——采编人员必须全面转、全员转、全力转,全部抵达移动优先的“主战场”。
以《成都日报》锦观新闻为例,曾经以新闻领域为条块划分的十余个新闻部门集体转战到锦观新闻客户端。在锦观新闻客户端,推荐、时政、思想、城事、财经、文化、体育、生活、视听、专题共10个频道以及锦观号正式登场。
采编的边界被拓宽,岗位职能被优化,但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已有“生存焦虑”的采编人员开始了新一轮的“本领恐慌”与“岗位恐惧”。大家开始逼迫自己去学习更多的新技能和新技术,在并不擅长的陌生领域摸爬滚打。有的老记者开始去学习摄像拍摄以及后期剪辑,有的年轻记者开始学习制图和各种软件……这样的现象,在媒体一线并不少见。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摸索发现,这样的转型并不适合新一轮转型改革。媒体融合的深化改革,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媒体人都要模糊职能边界和岗位职责,全部变身摄像师、摄影师、工程师、剪辑师、设计师、插画师……
1.不要把采编人员中的“单打高手”都培养成“全能冠军”,要做“内容王”不做“技能控”
“单打高手”变“全能冠军”,是可以在个体上实现的,但基于大面积的采编团队,则是不现实的,也非必须。事实上,对于主流媒体,准确专业的内容生产仍然是第一位的。全员转型,意味着采编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但不代表采编人员就要放弃自己最擅长的内容,迷失在“技能控”的道路上。没有人可以十全十能、样样精通,很有可能最后丢掉了内容为王的“看家本领”,变成门门都懂却样样不精。
媒体在新一轮深化改革中要做“内容王”,不做“技能控”。内容依旧为王,没有引爆关注、超强吸引力的原创内容,即便拥有良好的表达渠道,也难以扩大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媒体人要利用自身的报道优势和深入采访的长项,继续精耕细作,用专业深度来体现高度和广度,传播更适合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内容。
2.全面不等于全能,转型不代表割裂
从被动改革到主动改革,从流程改革到架构改革,从初步改革到深入转型,媒体人的意识在一步步地深化、转化以及优化。全面不等于全能,转型不代表割裂。对于媒体人而言,意识层面的“禁锢”,更需要突围。
在原有的内容意识上,应该学会产品意识;在原有的部门意识上,应该学会整体意识;在原有的写作意识上,应该学会沟通意识;在原有的原创意识上,应该学会版权意识。唯有这样,才不会失去根本和擅长,才能坚守内容,实现想要达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媒体融合改革让专业更“专业”,让分工更集成
媒体融合改革不是逆新闻化,更不是去专业化。需要正视的是,专业化比全能化更重要,集成化比组织化更重要。
人们常常感叹,在新闻海量、信息无限量的互联网世界,要读完一篇长稿很难,要读到一篇好稿更难。可见,好的内容依然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好的内容也不再仅由文字组成,它的表现形式更多元,可能是短视频,可能是H5,也可能是创意海报和特效动画。如今,不再是一篇稿子打天下,主创者分工合作的模式更加专业,更加集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推出的产品“我爱祖国,我爱成都”爱国主题旅游巴士大型策划活动,就实现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分工集成,事半功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讴歌伟大祖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成都日报》锦观和成都文旅公交一同推出大型线下主题活动——爱国主题旅游巴士。整个活动持续周期较长,除了发起网上的留言互动,还增加了线下游览活动,形式多样,创意十足。
上一篇:强人工智能离我们还有多远
下一篇:智能制造背景下大学时期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