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要抓好扩面、提速和集成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作出了全面部署,清晰划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等新要求。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们归纳和整理了乡村振兴战略思维导图,为地方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供参考。
20字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相比,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体现了新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征。
当前,我国乡村形态格局正处在大演化大调整时期,各地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扎实做好乡村改革、发展、建设、治理的文章,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清除阻碍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吸引城市的优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用多方的“水”滋养乡村的“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同时,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科学规划,围绕农村居住形式、村貌建设、村落形态、生态环境以及产业发展等重点深入研究、精准施策,着力凸显乡村特色,不搞简单复制,研究、提炼、展现好农村建筑和文化特色,注重保留历史形成的乡村肌理、水乡韵味,在发展郊区农村特色产业下功夫。
另外,着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郊区农村延伸,更好满足郊区农村群众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
扩面、提速和集成,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是习近平总书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对于各地来说,要进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通过“扩面”“提速”和“集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记的最新要求,重点是要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陆续实施的农村改革,并成”,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让农村资源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目标任务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四个优先:人物财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倾斜首次提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制度: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
●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
●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上一篇:海口“互联网+政务”的集成之路
下一篇:江阴集成改革“盆景”变“风景”